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主要農(nóng)作物種子的自主選育。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油菜主產(chǎn)區(qū)主要位_____(地形區(qū))。
(2)三大育種基地中,最容易受寒潮影響的是_____育種基地。
(3)四川育種基地的氣候類型為_____氣候。
(4)甘肅育種基地所在地理區(qū)域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是_____,其灌溉水源主要來自_____山脈的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5)三大育種基地中育種周期最短的是_____育種基地,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和北美洲地區(qū)圖,回答問題。
(1)亞洲和北美洲共同瀕臨的大洋有_____。北極圈穿過了美國的_____州。
(2)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_____,北美洲與南美洲以_____為界。
(3)圖1中亞洲最高大的山脈A是_____,北美洲最大的島嶼是_____。
(4)亞洲的_____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qū),亞洲季風氣候的成因是_____。
(5)世界上最長的山系是縱貫?zāi)、北美洲?/span>_____山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省級行政區(qū)中,人口密度最小的一組是( )
A. 山東、廣東、湖南 B. 新疆、黑龍江、四川 C. 西藏、青海、內(nèi)蒙古 D. 云南、貴州、江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俄羅斯的氣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氣候終年寒冷,以寒帶氣候為主
B.終年溫和多雨
C.氣溫由南向北遞減,降水由東西部向中部逐漸減少
D.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廣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十九大報告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之路。
材料二:黃河流域的生態(tài)治理成效顯著。近期,《暸望》雜志報道:自2000年以來,黃河泥沙含量銳減,悄然出現(xiàn)變清態(tài)勢。從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鄭州桃花峪,黃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開封以下,黃河才呈淺黃色。在非汛期,黃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如圖為“長江與黃河水系示意圖”。
(1)長江發(fā)源于_____(省區(qū)),最終從上海市注入東海,我們家鄉(xiāng)恩施位于長江上中下游的_____河段。
(2)長江是我國巨大的“水能寶庫”,從上、中、下游來看,流速最快的河段是_____。黃河在桃花峪以下無支流注入,其原因是_____。
(3)黃河流域是我國的能源基地,上游有豐富的水能,中游有豐富的_____,下游有豐富的石油。
(4)在黃河上游干旱的內(nèi)蒙古境內(nèi),塑造了_____平原,這里由于引黃灌溉便利,所以農(nóng)業(yè)較發(fā)達。
(5)相比于長江“黃金水道”,黃河航運價值并不高,請分析其自然原因_____(至少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山地局部等高線圖”,回答問題。
(1)圖中C處的海拔高度是_____米,A、B兩地的相對高度為_____米。
(2)擬在AB之間建一條空中索道,從圖中量得AB相距4厘米,那么AB索道纜線長度至少要有_____米。
(3)乘纜車上行,其路徑是向_____方前進。
(4)如果選擇觀賞瀑布的位置,你會選擇在甲、乙、丙、丁中的_____處。
(5)天氣晴朗的早上,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多米尼克是美洲中部西印度群島中的一個島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guān)多米尼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位于低緯度熱帶地區(qū)B.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C.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區(qū)D.河流眾多水運發(fā)達
【2】根據(jù)當?shù)氐沫h(huán)境特點,下列作物最有可能種植的是( )
A.大豆B.橡膠C.小麥D.柑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濕潤地區(qū)和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限
B.熱帶與溫帶地區(qū)的分界限
C.2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
D.我國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