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A實驗操作的名稱為________, 該實驗操作不規(guī)范,缺少的-種實驗儀器是________。
(2)B實驗中集氣瓶內水的作用是_______,寫出該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3)C實驗a試管內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 ,寫出該實驗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4)D實驗用于探究物質溶解的過程中能量的變化,向裝水的試管中加入NaOH固體后,U型管內的液面a_____b ______(填高或者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復習時,常用專題探究的方法學習常見物質的組成與性質,課堂上老師引導我們回顧了幾個探究實驗。
探究1:研究常見物質組成
A和B都是研究物質組成的實驗。從研究方法得知,A實驗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內的____, 使瓶內壓強減小來推測空氣里氧氣含量的: B實驗是通過證明生成物的___________來推斷甲烷的組成的。
探究2:研究常見物質性質
「資料]氫氧化鈉的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
步驟1:燒杯中放入氫氧化鈉溶液,燃燒匙中放入木炭,
點燃木炭后,迅速將燃燒匙伸入集氣瓶,塞緊瓶塞。
步驟2:從注射器中推入適量過氧化氫溶液。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你結合以上資料和實驗步驟,回答問題:
(1)寫出木炭燃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木炭燃燒得更劇烈,由此得出氧氣的化學性質是____,據此可知,木炭燃燒的劇烈程度與______有關。
(3)木炭熄滅后冷卻一段時間,燒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氣瓶,請你結合該實驗的反應原理分析集氣瓶內壓強的變化過程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配制100g 10%的氯化鈉溶液,整個操作過程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②中盛放氯化鈉的固體的儀器名稱是______,其中操作錯誤的是_______(填序號)
(2)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 (填序號)
(3)量水時選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適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10 ml B.25 ml C.50m D.100ml
(4)經檢測,該同學配制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填序號)
A.氫氧化鈉固體不純 B.用生銹的砝碼稱量
C.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D.溶解時燒杯內壁有水珠
(5)請你幫小明完成以下計算:
①要配制100g 10%的氯化鈉的溶液,需要稱取食鹽____ g, 加入水_____ g。
②若要將100g 1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2%,需要加入水的質量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氧化碳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假設圖示中的所有分子均參與化學反應)。通過比較、分析,歸納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一氧化碳分子與水分子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兩種分子的不同點是______,兩種分子的相同點是_______. (不利用相對原子質量)
(2)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友情指示,甲物質的化學式請按照碳,氫、氧的順序書寫)
(3)跟據上述示意圖,請你從微觀角度描述你獲得的關于化學變化的一條信息是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請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1)磷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是__________。
(2)硫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形成_____(填“陽離子”或“陰離子”),其符號為________。請你寫出鈉原子與硫原子反應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
(3)質子數(shù)為9的氟原子與上述表格中的______________原子的化學性質相似。
(4)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上述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路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通過分析,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 乙物質反應后的質量為6g
C. 丙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D. 當反應容器內參加反的甲物質質量為14g時,乙物質的質量為1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用語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義,均正確的是
A. Ca+2中的“2”表示一個鈣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B. 氯化亞鐵的化學式為FeCl3
C. H2中的“2”表示兩個氫原子
D. 中的“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并列關系
B. 單質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
C. 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D. 混合物與純凈物屬于交叉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銅粉與空氣中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的原理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判是.
A. 銅粉用量的多少,會影響實驗結果
B. 實驗結束后冷卻到室溫才能讀數(shù)
C. 氣球的作用是調節(jié)氣壓,使氧氣完全反應
D. 在正常操作情況下,反應結束后消耗氧氣的總體積應該是反應前注射器內氣體體積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有關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鋰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 鋰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
C. 鋰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g D. 鋰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