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如圖中提供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 A 圖可知,硅原子核內有_____個質子,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
(2)B、C、D、E 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屬于金屬元素的是_____。
(3)B、C 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_____;
(4)C、E 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用語是一種信息豐富、國際通用且比較簡明的化學用語,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2 個亞鐵離子_____;
②4 個乙醇分子_____;
③表示的是_____;
④硝酸銨_____;
⑤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_____;
⑥氯化銅中銅顯+2 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MnO2在能源、材料、信息等方面有重要應用,常用作電池的正極材料和制備金屬錳等物質。在化學上,還用作催化劑和氧化劑。請回答下列問題:
(1)MnO2的制備:2KMnO4+3MnSO4+2H2O===5MnO2↓+K2SO4+2H2SO4,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錳元素的最高化合價是___________價。
(2)制備O2:加熱氯酸鉀和MnO2的混合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3)制備Cl2:MnO2+4HCl(濃) X+Cl2↑+2H2O,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
(4)Mn的冶煉:3MnO2+4Al3Mn+2Al2O3,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B. 由t2℃降溫到t1℃,甲飽和溶液比乙飽和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多
C. t2℃時,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質量為90g
D. t2℃時,用甲、乙配制等質量的飽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質量比乙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種貝殼中碳酸鈣的含量,取25g貝殼,逐漸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剩余固體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已知雜質不參與反應,也不溶于水)請計算:
(1)這種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
(2)25g貝殼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等質量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放入三份濃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價均為+2價)。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生成氫氣的質量:甲﹥乙﹥丙
B. 相對原子質量:乙﹥丙﹥甲
C. 金屬活動性:乙﹥甲﹥丙
D. 消耗硫酸的質量: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觀察燃燒先后順序,能比較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高低
B. 探究鐵生銹條件
C. 探究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D. 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 該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C. 該反應中反應物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3:1
D.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黃銅”是銅鋅合金,比純銅耐腐蝕,街頭許多“金色”飾品就是用它來制作的。現(xiàn)取用20.0g某種黃銅投入100g某濃度的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生成的溶液和殘余固體總質量為119.8g,請計算:
(1)生成氫氣的質量_____g
(2)這種黃銅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
(3)原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同學想證明: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后,雖然仍為無色溶液,但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請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
(1)方案一:測定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①將pH試紙伸入某NaOH溶液中,測定NaOH溶液的pH,pH_____7(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_。
②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pH小于7。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_____(填寫溶質的化學式)過量。
(2)方案二:向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先滴加酚酞試液,后滴加稀硫酸至過量,觀察到_____的現(xiàn)象。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上述兩個方案在設計思想上的相同點是_____。
(4)為了進一步獲取稀H2SO4與NaOH溶液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證據(jù),依據(jù)中和反應是_____(選填“放熱”、“吸熱”或“無熱量變化”)的反應,采用同溫下的稀H2SO4與NaOH溶液進行實驗,整個實驗中至少需要測定溶液溫度_____次。
(5)實驗室存放的常見的堿除了氫氧化鈉外,還有氫氧化鈣,它們存放時都需密封保存,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澄清的石灰水必須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