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向盛有稀硫酸和硫酸鐵的混合液的燒杯中加入某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向oa段(不含a點)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B. 到達b點時,燒杯內的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
C. 到達b點時,所消耗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12g
D. 整個變化過程燒杯內的溶液中硫酸根離子數目沒有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實驗操作所繪制的圖象中,正確的是( )
A. 將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鹽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加入鐵粉的質量關系
B. 用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剩余固體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C. 向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鋁中加入足量且質量分數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
D. 向氫氧化鈉、氫氧化鋇混合溶液中加入硫酸,生成沉淀的質量和加入硫酸質量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海水中制備碳酸鈉和金屬鎂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流程I依次向粗鹽水中加入過量Ca(OH)2溶液、過量Na2CO3溶液和適量稀鹽酸得到精鹽水
B. 流程Ⅱ吸氨的作用是使溶液呈堿性,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碳酸氫鈉的的固體
C. 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種基本反應類型
D. 流程IV、V是通過化學方法是將母液中的氯化鎂富集起來,提純氯化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煙道氣中含有大量CO2,CO2經“捕捉”后可用于生產甲醇(Z),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一個Z分子中含有6個原子
B. 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22:1
C. 反應中生成的Z與W的分子個數之比為1:1
D. 參加反應的Y的質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氫元素的質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鈉原子的質子數為11
B. 鈉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
C. 圖中n的值為10
D. 鈉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質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物質a的溶解度大于物質c的溶解度
C. t2℃時,60g物質a與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總質量為160g
D. 將t1℃時,b、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丁基鋰(C4H9Li)是橡膠合成工業(yè)中一種常用的白色粉末試劑。熔點﹣95℃,沸點80℃,遇水、空氣均易自燃,相對分之質量是64.下列關于丁基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丁基鋰是由4個碳原子、9個氫原子、1個鋰原子構成的
B. 丁基鋰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75%
C. 丁基鋰運輸或使用過程中如果發(fā)生燃燒,可以用水澆滅
D. 丁基鋰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均來自初中課本,對其中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 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 | 用肥皂水區(qū)分軟水和硬水 |
A. 集氣瓶內的水面上升約至刻度“1”處 | B. 產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 C. 玻璃管內紅色粉末變?yōu)楹谏?/span> | D. 軟水中無泡沫,硬水中有大量泡沫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了碳酸鈉的性質后,對碳酸氫鈉的性質也進行探究。
(問題1)碳酸氫鈉溶液與碳酸鈉溶液的酸堿性
(實驗1)用pH試紙測定等濃度的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溶液的pH,分別為9和12;
(結論1)兩種溶液都呈堿性,它們的堿性強弱順序為_____。
(問題2)碳酸氫鈉溶液、碳酸鈉溶液與酸的反應
(實驗2)等濃度的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溶液分別與相同濃度的鹽酸反應,操作和現象如下表:
序號 | 操作 | 現象 |
實驗① | 碳酸氫鈉溶液逐滴加入鹽酸中 | 立刻產生氣泡 |
實驗② | 碳酸鈉溶液逐滴加入鹽酸中 | 立刻產生氣泡 |
實驗③ | 鹽酸逐滴加入碳酸氫鈉溶液中 | 立刻產生氣泡 |
實驗④ | 鹽酸逐滴加入中碳酸鈉溶液中 | 滴加一會后才有氣泡產生 |
(問題3)實驗④與另外三個實驗現象不同的原因
(實驗3)將等濃度的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溶液與相同濃度的鹽酸互滴,利用手持傳感器測定反應中溶液pH變化,四個實驗的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解析)(分析)
(1)圖4表示的實驗是實驗_____(填實驗2中的序號)。
(2)比較圖3與圖2發(fā)現:圖3中的陰影部分與圖2疊合后,圖象基本重合。則圖3中的AB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BC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D點的溶質為_____(寫化學式);所以,“鹽酸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中,滴加一會后才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鹽酸先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后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_____。
(注意:正確回答下列問題加4分,總分不超過60分)
(3)比較圖1與圖3發(fā)現:不同的操作有不同現象,試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_____。
(應用)用稀鹽酸來鑒別一瓶溶液是氫氧化鈉還是碳酸鈉時,應如何操作?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探究一:小明學習了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知識后,腦洞大開,還想尋找新的催化劑,于是設計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問題)紅磚粉末能否作為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如果能,效果如何?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及解釋 |
Ⅰ. | A中無明顯現象,B中產生大量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 ①產生的氣體是______; ②紅磚粉末能改變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
Ⅱ.向B試管中重新加入5%的過氧化氫溶液,反應停止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濾渣 | ①又產生大量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②濾渣質量等于ag | 紅磚粉末的_____在反應前后均沒有發(fā)生變化,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
Ⅲ. | 兩試管中均產生氣泡且 ________ | 紅磚粉末的催化效果沒有二氧化錳粉末好 |
請寫出紅磚粉末(成分以Fe2O3表示)催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
⑵實驗探究二:小明繼續(xù)探究帶火星的木條在不同體積分數氧氣中的復燃情況,部分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氧氣體積分數(%) | 30 | 40 | 60 | 70 |
帶火星的木條 | 不變 | 稍亮 | 復燃 | 復燃 |
①根據上述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
②在集氣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圖),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將瓶內的水排盡,用帶火星的木條在該集氣瓶中進行實驗,推測實驗現象并說明理由:_________。
③配合實驗的小林發(fā)現雙氧水分解也可用氧化銅(難溶于水固體)作催化劑。在0.5g氧化銅中滴加雙氧水,反應結束后固體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g。
④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在雙氧水分解反應后,氧化銅化學性質沒有發(fā)生改變。
步驟 | 現象 | 結論 |
_____ | _____ | 氧化銅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