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戴口罩、勤洗手,給自己居住、生活的環(huán)境消消毒,都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其中“84”消毒液能用于日常生活的消毒滅菌。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瓶 敞口放置的“84”消毒液成分產生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該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中含有哪些溶質?
(查閱資料)(1)“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和氯化鈉,NaClO 為有效成分,有腐蝕性,并易與空氣中 CO2 反應(2NaClO+CO2+H2O=2HClO+Na2CO3)。
(2)次氯酸(HClO)溶液和次氯酸鈉(NaClO)溶液都具有漂白、殺菌、消毒功效。
(3)HClO 不穩(wěn)定,受熱或光照易分解。
(提出猜想)I.“84”消毒液沒有變質
II.____________
III.“84”消毒液完全變質
(設計方案)為驗證猜想,設計如下方案: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1)另取該消毒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足量 BaCl2 溶液,振蕩 | 產生白色沉淀 | 猜想________不成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2)向盛有有色布條的燒杯中滴加該消毒液適量,放置一段時間 | 有色布條__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 | 猜想 II 不成立,猜想 III 成立 |
(得出結論)綜上所述,該敞口放置的“84”消毒液中溶質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次氯酸鈉與鹽酸反應會生成有毒的黃綠色氣體單質,該氣體單質是____________,因此,“84”消毒液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混合使用。
(2)欲用 40%的 NaClO 溶液稀釋配制 25%的溶液 400g,需要加水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學生宿舍發(fā)生粉塵爆炸事故,起因是學生慶祝生日,在蠟燭仍未熄滅之際,有人互撒面粉,導致粉塵爆炸,釀成悲劇。請回答:
(1)堆積的面粉只是小火燃燒,不易發(fā)生爆炸,而撒面粉時增大了______________, 從而使面粉劇烈燃燒,引發(fā)爆炸。
(2)下列關于燃燒和爆炸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燃燒不一定會引起爆炸
B 在空氣中不燃燒的物質,在氧氣里也一定不燃燒
C 物質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量有關
D CO 和 N2 的混合氣體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3)發(fā)生爆炸后,消防員用高壓水槍滅火,該方法主要的滅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為了研究其他的滅火方法,小明用生活中的泡騰片做了圖 1 的實驗。往水中加入泡騰片,觀察到產生大量氣泡,蠟燭逐漸熄滅。泡騰片的標簽如圖 2 所示。
①由圖1 實驗可知,該氣體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②寫出維C泡騰片中一種鹽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將維 C 泡騰片投入水中,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主要是因為檸檬酸和__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使蠟燭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開展化學實驗考查,考查內容由學生抽簽決定,小明同學抽簽后來到實驗室,實驗臺上為他準備的藥品有:過氧化氫溶液、稀鹽酸、稀硫酸、高錳酸鉀固體、氯酸鉀固體、二氧化錳粉末、大理石顆粒,實驗臺上還準備了下列儀器: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B______________。
(2)利用題中藥品和 A-I 中儀器可以制取較多量的二氧化碳,要組裝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小明選擇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可以制取氧氣,小明選擇的藥品是__________(寫名稱),若用如圖 1 裝置裝滿水,用于收集氧氣,進氣口應為_________________端(選填“a”或“b”)。
圖1 圖2
(4)圖2是利用報廢試管設計的制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該設計除了廢物利用的優(yōu)點外,請另寫一個優(yōu)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過氧化鈉(Na2O2)常溫下能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將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與圖 3 裝置(氣密性良好)連接,過一段時間后,圖3中G 燒杯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 處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
圖3
①E 裝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_____________,F 裝置里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G 中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______________熱(填“放” 或“吸”)。
③結合實驗和所學知識得出 CO2 與 Na2O2 反應的生成物為__________(填字母)。
a Na2O 和 O2 b Na2CO3 和 H2 c NaOH 和 O2 d Na2CO3 和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宏觀與微觀相聯(lián)系是化學的學科特征,請回答下列問題:
(1)2019 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來了它150 周歲的生日。上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和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硅是_____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它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__。
(2)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形成______________離子(填“陰”或“陽”)。
(3)從上圖推測,鍺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____________。
(4)一定條件下,CO2和H2反應生成 CH4 和H2O,見下圖。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從微觀角度分析,A 圖中的物質屬于混合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請在B圖中將該反應的微觀粒子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份在空氣中潮解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質量為1.86g。某實驗小組將這份樣品完全溶解,配成 50g 溶液,然后緩慢滴入 7.3%的稀鹽酸,同時進行攪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過程中,多次測得溶液 pH 和溶液總質量,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測量次數(shù) | 第 1 次 | 第 2 次 | 第 3 次 | 第 4 次 | 第 5 次 |
滴加的鹽酸總質量/g | 0 | 5 | 20 | 30 | 35 |
溶液總質量/g | 50 | 55 | 69.56 | 79.56 | 84.56 |
溶液 pH | 12.4 | 12.1 | 7.0 | 2.2 | 2.1 |
請分析計算:
(1)氫氧化鈉變質是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反應。
(2)實驗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g。
(3)求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在下圖中畫出稀鹽酸質量與二氧化碳質量關系的圖像___________________(溫馨提醒:標出關鍵點的數(shù)據(jù))。
(5)當恰好完全反應時,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__。(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化學能培養(yǎng)我們的學科素養(yǎn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變化與守恒:2NaCl + 2H2O 2X + Cl2↑+ H2↑中,X 的化學式是 NaOH
B.模型與推理:活潑金屬與稀鹽酸反應有氣體產生,則與稀鹽酸反應有氣體生成的一 定是活潑金屬
C.宏觀與微觀:活性炭可以使紅墨水褪色,原因是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
D.實驗與探究:往水樣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蕩,出現(xiàn)較多泡沫,說明該水樣是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 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當溫度為 t3℃時,物質溶解度關系是 A>B>C
B.將 A、B、C 的飽和溶液從 t3℃降到 t2℃,溶液中均有固體析出
C.若要將N點的A溶液轉變?yōu)?/span> M 點的A溶液, 可在恒溫條件下加入A物質
D.t1℃時 65gC 的飽和溶液中含有 C 物質 1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