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教學中,甲、乙、丙、丁四個小組的同學分別做A、B、C、D四個實驗,他們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1)甲組同學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氣球的變化是________,產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丙組同學認為C實驗說明了質量守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你從原子的角度說明質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_ 。
(3)乙、丁兩組同學得到的錯誤結論是"B、D實驗說明質量不守恒”。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了B、D兩個實驗的原因,你認為B實驗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實驗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理論上鎂條燃燒后的質量應該比反應前增重,原因是________ 。
(4)通過上述實驗,你得到啟示: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在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應該在________裝置中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裝置,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題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_(選填裝置編號,下同),收集氧氣可選擇D裝置其原因是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CO2時,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若用F裝置收集CO2氣體應從________處進入(選填導管口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了氧氣的性質后,小浩和小亮同學想探究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實驗步驟:取幾根紗窗細鐵絲,擦去表面的鐵銹和油漆,擰成一束螺旋狀繞在一根火柴上,點燃火柴,待火柴臨近燒完時緩緩伸入盛氧氣的集氣瓶中,實驗流程如圖所示。問題討論:
(1)以上實驗步驟前,小浩同學在空氣中進行過鐵絲燃燒實驗,發(fā)現(xiàn)鐵絲不能燃燒,這是由于_______。
(2)你認為小浩把鐵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________。在鐵絲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
(3)小浩同學實驗前在集氣瓶內裝入少量的水,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今有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表示四種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屬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陽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 | X | Y | Z | W |
反應前質量/g | 10 | 3 | 90 | 0 |
反應后質量/g | 3.2 | 3 | 待測 | 3.2 |
A. W可能是單質 B. Y可能是催化劑
C.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D. 反應后Z物質的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研究得到一種物質,其分子結構像一只小狗(如圖),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學式為C26H26,下列關于狗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狗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38g
B. 狗烯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
C. 狗烯由26個碳原子和26個氫原子構成
D. 狗烯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時,連接好裝置并檢查不漏氣后再進行后續(xù)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所用紅磷要過量,以保證集氣瓶內空氣里的氧氣能充分反應
B. 在空氣里點燃紅磷后,應緩慢把燃燒匙伸入瓶內并塞緊橡皮塞
C. 紅磷燃燒時,要打開止水夾,以免瓶因溫度升高,氣壓較大,造成橡皮塞從瓶口脫落
D. 仍用本裝置,只把紅磷換成燃燒的本炭,能夠更精確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填空:
(1)寫出圖中標示的儀器名稱:a_______;b_______
(2)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一瓶相對純凈的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制取裝置組合為_____(填對應字母),當_________________時說明收集的氧氣已滿。
(3)興趣小組集滿氧氣后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