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號 | 種子所處的環(huán)境 | 實驗結(jié)果 |
1 | 不放水,置于溫暖處 | 未萌發(fā) |
2 |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鮮層 | 未萌發(fā) |
3 | 放少量水,置于溫暖處 | 萌發(fā) |
4 | 放過量水,置于溫暖處 | 未萌發(fā) |
5 | 放少量水,置于溫暖處, 用黑紙包裹不見光 |
萌發(fā)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種子萌發(fā)的條件.作為對照實驗,變量只能是一個.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即: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據(jù)此可以解答本題. 解答:解:(1)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為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因此,3號瓶種子萌發(fā)的原因是滿足了種子萌發(fā)所需外界條件. (2)實驗中與5號瓶相比只有一個變量(光照)的是3號瓶,因此實驗中與5號瓶作對照的是3號瓶,通過本實驗可知3號瓶和5號瓶種子都萌發(fā)了,因此,證明了光照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需條件.與1號瓶相比,只有一個變量(水)的是3號瓶,因此,與1號瓶作對照的是3號瓶,通過本實驗可知不放水1號瓶種子未萌發(fā),而放水的3號瓶種子萌發(fā),故證明了適量的水分是種子萌發(fā)的必需條件. 故答案為: (1)水分;空氣;溫度; (2)3;光照;3;適量的水分; 點評:解答的關鍵是熟知影響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一定的水;適宜的溫度和有關探究實驗的步驟等. ![]()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Ⅰ.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時,設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①將甲、乙兩裝置放在黑暗處24小時; ②再將甲、乙兩裝置放于陽光下照射5小時; ③從甲、乙裝置中的植物上各取一片葉; ④分別對葉片進行脫色、碘液處理,觀察.其現(xiàn)象為:甲裝置的葉片不呈藍色,乙裝置的葉片呈藍色. 請你根據(jù)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為該實驗提出探究問題: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么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么 ?(2)步驟①的目的是 將葉片內(nèi)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將葉片內(nèi)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3)如果在步驟③后迅速將一點燃的蠟燭放入甲裝置,蠟燭將很快熄滅,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植物在進行呼吸作用時要 吸收氧氣 吸收氧氣 .(4)若用圖中的甲裝置來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要散失水分,則需做的改動是 ② ② ①去掉外面的廣口瓶 ②移去氫氧化鈉溶液 ③去掉一部分葉片 Ⅱ.小林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過程中,選取了生長狀況相同的A、B、C三條鯽魚,A魚用細線捆住背鰭,B魚用細線捆住尾鰭,C魚不作處理.將它們同時放入同一裝有適量水的魚缸中觀察. (1)小林在實驗中設置了 兩組 兩組 組對照實驗.(2)小林通過探究能得出的結(jié)論之一是:尾鰭具有 控制魚體前進方向 控制魚體前進方向 的作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 ①將甲葉片的主脈切斷(斷點上方為A部分,斷點下方為B部分); ②用不透明袋將乙葉片全部罩上; ③將裝置放于黑暗中處理24小時; ④再將裝置放于光下照射4小時,取下甲、乙葉片,經(jīng)脫色后用碘液處理,觀察到的現(xiàn)象:a.甲葉片B部分呈藍色、A部分不呈藍色;b.乙葉片不呈藍色. 請你分析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現(xiàn)象a說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 水 水 .(2)現(xiàn)象b說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 光 光 .(3)在取下罩在乙葉片上的口袋時,發(fā)現(xiàn)口袋內(nèi)壁上有水珠出現(xiàn).請你幫助他們分析,水珠是由植物葉片的 蒸騰作用 蒸騰作用 形成的.(4)在該探究中,步驟 ③ ③ (填序號)是為了讓葉片中的淀粉運走耗盡.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探究“生物的無性生殖”實驗中,把兩個大馬鈴薯切成許多小塊進行種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種植的馬鈴薯塊有的長了芽,有的沒長.于是他們將馬鈴薯塊取出比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馬鈴薯塊沒有發(fā)芽的原因. (1)根據(jù)你學的知識,你認為他們發(fā)現(xiàn)馬鈴薯塊沒有發(fā)芽的原因是 B B .A、死了 B、沒有帶芽眼 C、塊太小 D、沒有根 (2)為了驗證該原因是否成立,該小組的同學又重新進行了實驗. ①取兩個盛有潮濕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編號為甲、乙. ②將挑選好的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塊若干,分成兩組,將 帶有芽眼的馬鈴薯小塊(或不帶芽眼的馬鈴薯小塊) 帶有芽眼的馬鈴薯小塊(或不帶芽眼的馬鈴薯小塊) 種在甲花盆內(nèi),將不帶有芽眼的馬鈴薯小塊(或帶芽眼的馬鈴薯小塊) 不帶有芽眼的馬鈴薯小塊(或帶芽眼的馬鈴薯小塊) 種在乙花盆內(nèi).將兩花盆放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③預計 甲(或乙) 甲(或乙) 花盆中的馬鈴薯塊莖會發(fā)育成幼苗,該小組同學設置甲、乙兩花盆的目的是形成對照 形成對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四川資陽卷)生物(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請你和下列同學一起進行科學探究。 Ⅰ.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時,設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①將甲、乙兩裝置放在黑暗處24小時; ②再將甲、乙兩裝置放于陽光下照射5小時; ③從甲、乙裝置中的植物上各取一片葉; ④分別對葉片進行脫色、碘液處理,觀察。其現(xiàn)象為:甲裝置的葉片不呈藍色,乙裝置的葉片呈藍色。 請你根據(jù)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為該實驗提出探究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步驟③后迅速將一點燃的蠟燭放入甲裝置,蠟燭將很快熄滅,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植物在進行呼吸作用時要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圖中的甲裝置來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要散失水分,則需做的改動是( ) ①去掉外面的廣口瓶 ②移去氫氧化鈉溶液 ③去掉一部分葉片 Ⅱ.小林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過程中,選取了生長狀況相同的A、B、C三條鯽魚,A魚用細線捆住背鰭,B魚用細線捆住尾鰭,C魚不作處理。將它們同時放入同一裝有適量水的魚缸中觀察。 (1)小林在實驗中設置了______組對照實驗。 (2)小林通過探究能得出的結(jié)論之一是:尾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quán)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著作權(quán)及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無意侵犯版權(quán),如有侵權(quán),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lián)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wǎng)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