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直線AB與x軸,y軸分別交于點A(2,0),點B(0,2),動點D以1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從點A出發(fā)向x軸負半軸運動,同時動點E以
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從點B出發(fā)向y軸負半軸運動,設(shè)運動時間為t秒,以點A為頂點的拋物線經(jīng)過點E,過點E作x軸的平行線,與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為點G,與AB相交于點F
(1)求∠OAB度數(shù);
(2)當(dāng)t為何值時,四邊形ADEF為菱形,請求出此時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
(3)是否存在實數(shù)t,使△AGF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點A、B分別在反比例函數(shù)(x>0),
(k<0,x>0)的圖象上.點B的橫坐標(biāo)為4,且點B在直線y=x﹣5上.
(1)求k的值;(2)若OA⊥OB,求tan∠ABO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 在東西方向的海岸線MN上有A,B兩港口,海上有一座小島P,漁民每天都乘輪船從A,B 兩港口沿AP,BP的路線去小島捕魚作業(yè).已知小島P在A港的北偏東60°方向,在B港的北偏西45°方向,小島P距海岸線MN的距離為30海里.
(1)求AP,BP的長(參考數(shù)據(jù):≈1.4,
≈1.7,
≈2.2);
(2)甲、乙兩船分別從A,B兩港口同時出發(fā)去小島P捕魚作業(yè),甲船比乙船晚到小島24分鐘.已知甲船速度是乙船速度的1.2倍,利用(1)中的結(jié)果求甲、乙兩船的速度各是多少海里/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為⊙O直徑,P點為半徑OA上異于O點和A點的一個點,過P點作與直徑AB垂直的弦CD,連接AD,作BE⊥AB,OE∥AD交BE于E點,連接AE、DE、AE交CD于F點.
(1)求證:DE為⊙O切線;
(2)若⊙O的半徑為3,sin∠ADP=,求AD;
(3)請猜想PF與FD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O是△ABC的內(nèi)心,過點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過點O作OD⊥AC于D.下列四個結(jié)論:①∠BOC=90°+∠A;②EF不可能是△ABC的中位線;③設(shè)OD=m,AE+AF=n,則S△AEF=
mn;④以E為圓心、BE為半徑的圓與以F為圓心、CF為半徑的圓外切.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個數(shù)是( 。
A. 1個B. 2個C. 3個D. 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xOy中的任意兩點M,N
,給出如下定義:點M與點N的“折線距離”為:
.
例如:若點M(-1,1),點N(2,-2),則點M與點N的“折線距離”為:.根據(jù)以上定義,解決下列問題:
(1)已知點P(3,-2).
①若點A(-2,-1),則d(P,A)= ;
②若點B(b,2),且d(P,B)=5,則b= ;
③已知點C(m,n)是直線上的一個動點,且d(P,C)<3,求m的取值范圍.
(2)⊙F的半徑為1,圓心F的坐標(biāo)為(0,t),若⊙F上存在點E,使d(E,O)=2,直接寫出t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在中,
,
.
(1)如圖1,將線段繞點
逆時針旋轉(zhuǎn)
得到
,連結(jié)
、
,
的平分線交
于點
,連結(jié)
.
①求證:;②用等式表示線段
、
、
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直接寫出結(jié)果);
(2)在圖2中,若將線段繞點
順時針旋轉(zhuǎn)
得到
,連結(jié)
、
,
的平分線交
的延長線于點
,連結(jié)
.請補全圖形,并用等式表示線段
、
、
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拋物線
(
)與
軸交于
、
兩點(點
在點
左側(cè)),與
軸交于點
,該拋物線的頂點
的縱坐標(biāo)是
.
(1)求點、
的坐標(biāo);
(2)設(shè)直線與直線關(guān)于該拋物線的對稱軸對稱,求直線的表達式;
(3)平行于軸的直線
與拋物線交于點
、
,與直線交于點
.若
,結(jié)合函數(shù)圖象,求
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半圓弧中,直徑
cm,點
是
上一點,
cm,
為
上一動點,
交
于點
,連接
和
,設(shè)
、
兩點間的距離為
cm,
、
兩點間的距離為
cm,
、
兩點間的距離為
cm.小東根據(jù)學(xué)習(xí)函數(shù)的經(jīng)驗,分別對函數(shù)
、
隨自變量
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東的探究過程,請補充完整:
(1)按照下表中自變量的值進行取點、畫圖、測量,分別得到了
,
與
的幾組對應(yīng)值;
| 0 | 1 | 2 | 3 | 4 | 5 | 6 |
y1/cm | 0 | 2.45 | 3.46 | 4.90 | 5.48 | 6 | |
y2/cm | 4 | 3.74 | 3.46 | 3.16 | 2.83 | 2.45 | 2 |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描出補全后的表中各組數(shù)值所對應(yīng)的點(
,
),(
,
),并畫出函數(shù)
,
的圖象;
(3)結(jié)合函數(shù)圖象,解決問題:①當(dāng)時,線段
的取值范圍是 ;②當(dāng)
是等腰三角形時,線段AP的長約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在△ABC中,∠ACB=90°,以BC為直徑的⊙O交AB于點D,E為的中點.
(1)求證:∠ACD=∠DEC;(2)延長DE、CB交于點P,若PB=BO,DE=2,求P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