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稱量物體質(zhì)量的過程中,若天平橫梁不平衡,可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B. 用托盤天平不能直接測出一枚大頭針的質(zhì)量,是因為一枚大頭針的質(zhì)量大于托盤天平的分度值
C. 同一物體,從地球拿到月球上時,質(zhì)量變小
D. 如圖表示A、B、C三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跟體積的關系,可知ρC>ρB>ρ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彈簧測力計左端固定在墻上,右端用細線與重力為10N的木塊相連,木塊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車上,彈簧測力計保持水平,現(xiàn)拉動小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N,則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與方向分別是( )
A.10N,水平向右
B.14N,水平向左
C.6N,水平向左
D.4 N,水平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舉重比賽有甲、乙、丙三個裁判,其中甲為主裁判,乙和丙為副裁判.若裁判認定杠鈴已被舉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鈕.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個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鈕時,指示杠鈴被舉起的燈泡L才亮.以下符合這一要求的電路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物體A、B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 從第3s起,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同,且vA>vB
B. 兩物體由同一位置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C. 在5s內(nèi)兩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
D. 5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 ,讓一束平行光經(jīng)過一凸透鏡 ,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當物體距透鏡8cm時,成正立的像
B. 當物體距透鏡16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 當物體從距透鏡20cm處遠離透鏡移動時,所成的像逐漸變小
D. 當物體從距透鏡30cm處靠近透鏡移動時,要得到清晰的像應使光屏靠近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物質(zhì)的密度”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是我們實驗用的天平,砝碼盒中配備的砝碼有100g、50g、20g、10g、5g等。
(1)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應將_________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diào)節(jié)_________,使天平橫梁平衡。
(2)小王同學進行了下列實驗操作:
A.將燒杯中鹽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測出這部分鹽水的體積V;
B.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m1;
C.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zhì)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3)小王測量燒杯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m1時,估計鹽水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在150g左右。試加砝碼時,應用鑷子夾取100g、50g砝碼各1個放入右盤中,若指針右偏,則應取下_________砝碼,試加其他砝碼,同時調(diào)節(jié)_________,使天平橫梁平衡。
(4)如圖是小李同學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情況。他的錯誤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電梯里,一名背書包的學生在隨著電梯勻速上升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學生的動能轉(zhuǎn)化成重力勢能
B.學生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C.學生對書包做了功
D.學生所受到的重力和她對電梯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梳理了教材中與壓強知識相關的實驗,如圖所示,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用一個裝水的瓶子和海綿無法探究壓強和壓力關系
B.乙圖所示,小孩通過沼澤地時墊木板可以減小對地面的壓力,從而減小壓強
C.丙圖所示,攔河大壩做成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丁圖所示,“瓶吞雞蛋”實驗可以說明大氣壓的存在,若瓶子側(cè)放則無法完成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亮取適量這種液體的樣品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將天平、量筒放在__________臺面上。將盛有適量液體的燒杯放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左盤內(nèi),改變右盤中砝碼的個數(shù)和游碼的位置,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時砝碼的質(zhì)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及杯內(nèi)的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____g。
(2)將燒杯中的一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__________cm3;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106g。
(3)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此種液體的密度為__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地震發(fā)生時會產(chǎn)生次聲波,已知次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嘯發(fā)生的中心位置離最近的陸地距離為300km,則:
(1)岸上儀器接收到地震發(fā)出的次聲波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進速度是200m/s,則岸上儀器從接收到地震發(fā)出的次聲波到海嘯巨浪登岸還有多少時間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