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課本上的一些演示實驗或插圖,請你根據(jù)要求填空:
(1)A圖中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 .
(2)B圖的實驗中,能改變導體ab所受磁場力方向的方法是 .
(3)C圖的實驗是為了探究 .
(4)D圖瓶中裝有水,水從側壁不同高度噴出,觀察現(xiàn)象說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過程中,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以下器材: 蓄電池(6V)、電流表(0﹣0.6A,0﹣3A )、電壓表(0﹣3V,0﹣15V)、定值電阻(5Ω、10Ω、15Ω各1個)、開關、滑動變阻器(1.5A,20Ω)、導線若干.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選填“斷開”或“閉合”)狀態(tài).
(2)小明按圖甲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壓表和電流表都無示數(shù),經(jīng)檢查,漏接了一根導線,如圖乙,請你幫小明補接上.
(3)補接后,小明先將5Ω電阻接入電路,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2V,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丙為A;再將5Ω的電阻更換為10Ω電阻,為了使電壓表示數(shù)仍為2V,應將滑動變阻器適當向(選填“左”或“右”)移動.
(4)當小明再換接15Ω電阻時,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都不能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2V,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 (答出一種情況即可)
(5)同組的小娟同學思考了一會,在不增減器材的條件下解決了這一問題,完成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結論:;
電阻R/Ω | 5 | 10 | 15 |
電流I/A | 0.6 | 0.3 | 0.2 |
(6)本實驗采用的方法是 , 利用該電路還能完成的實驗有:(答出1個實驗名稱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同一壓強計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情景如圖所示.請仔細觀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體壓強更大(選填:“甲”或“乙”);
(2)若兩燒杯中分別裝的是鹽水和水,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確定(選填“A”或“B”)杯中裝的水.(ρ鹽水>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和小紅一起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小紅認為也可以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調(diào)(選填“右”或“左”),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桿的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并測出力臂.多次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次數(shù) | F1/N | l1/cm | F2/N | l2/cm |
1 | 1 | 10 | 2 | 5 |
2 | 2 | 10 | 1 | 20 |
3 | 2 | 15 | 3 | 10 |
實驗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
(3)小明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
(4)小紅將圖乙中杠桿兩側的鉤碼各取下一個,杠桿會(選填“右側下降”或“左側下降”).
(5)若小明只將圖乙中的杠桿左側的兩個鉤碼取下,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右側鉤碼(說出鉤碼移動的方向及格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方同學用兩只外形相同的蠟燭“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 .
(2)選取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關系.
(3)在實驗過程中,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再將另一支蠟燭(選填“點燃”或“不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來回移動,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蠟燭的像 .
(4)當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好像也被“點燃”了;移去B處的蠟燭,將光屏放在B處,發(fā)現(xiàn)光屏上并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像.
(5)小方將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個凸透鏡,B處放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蠟燭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體A所受重力為200N,繩重和摩擦力不計,當分別沿力F1和F2的方向勻速提起物體A時,則F1F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10s內(nèi)A物體被勻速提升4m,則拉力F1所做的功為J,功率為W.如果把這個滑輪改成動滑輪勻速豎直提升同樣的重物,則機械效率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B.可能與接觸面之間的壓力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小明用如圖所示器材和步驟進行了實驗探究.
實驗序號 | 實驗條件 |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 | |
壓力情況 | 接觸面情況 | ||
1 | 一個木塊 | 光滑木板 | 1.0 |
2 | 一個木塊 | 粗糙木板 | |
3 | 一個木塊 | 桌面 | 1.8 |
4 | 一個木塊加一個重物 | 桌面 | 4.7 |
(1)本實驗依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通過實驗,小明收集得下表所示的實驗信息表格中第2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為N;
(3)要驗證猜想B,應分析第(選填實驗序號)次和第4次實驗;
(4)由上表可得出實驗結論:接觸面越 , 壓力越 , 滑動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一定,閉合開關s后,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將 , 電流表A1的示數(shù)與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的比值將 (均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月球探測器“玉兔號”被成功送入太空,2016年7月31日晚,“玉兔”號月球車超額完成任務,如圖所示,月球車的車輪做得比較寬大,這是為了;車輪表面凹凸不平,這是為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兩個電路元件A和B.流經(jīng)各元件的電流I與其兩端電壓U的關系如圖所示.把A、B元件并聯(lián)后接在1V電源兩端,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流為A,此時元件B的電阻是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