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CD為兩根平行且均勻的相同電阻絲,直導線EF可以在AB、CD上滑行并保持與AB垂直,EF與AB、CD接觸良好.B、D之間的電壓U保持不變,A.C之間接一個理想電壓表,當EF處于圖中位置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6.0伏,如將EF由圖中位置向左移動一段距離△L后電壓表示數(shù)變?yōu)?/span>4.0伏,若將EF由圖中位置向右移動一段相同距離△L后,電壓表示數(shù)將變?yōu)?/span>
A. 7.0伏 B. 7.5伏 C. 11.5伏 D. 12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許多實例應用到物理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吸管從瓶中吸飲料——液壓技術(shù)
B.用重垂線來檢查墻壁上的畫是否掛正——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C.紙飛機離開手以后,還會繼續(xù)飛行——慣性
D.從紙條上方沿紙條吹氣時,紙條向上飄起——伯努利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金屬塊掛在已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掛鉤上,浸沒在底面積為100cm2裝有適量水的燒杯中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3.4N,水對杯底的壓強增加了200Pa;當金屬塊浸在另一種液體有體積露出液面靜止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2=4.2N,g取10N/kg,則( 。
A. 金屬塊的重力是3.4N B. 金屬塊的密度是2.7×103kg/m3
C. 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8 N D. 液體的密度是1.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R2為滑動變阻器,R1、R3為定值電阻,電源兩端電壓保持恒定不變.改變滑片P的位置,兩電壓表的示數(shù)與電流表的示數(shù)對應關系的圖象分別表示在圖乙所示的坐標系中.則:
(1)當滑片移至a端時,對應的是圖乙中的__點;
(2)當滑片移至b端時,電路中的電流為__A;
(3)R1的阻值為多少_____?
(4)電源的電壓為多少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中需要通過調(diào)整____________________來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
(2)實驗中,當小車處于_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時,表明其處于平衡狀態(tài)。
(3)用手將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無法在此位置平衡。實驗中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部分同學還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方案。圖甲和圖乙兩種方案中,______方案更合理。原因是該設計較好地控制了__________對實驗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
(1)如圖甲所示,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驗電路連接完整,使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
(2)閉合開關,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電流表示數(shù)將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電壓表示數(shù)應 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3)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把測得的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其中電流表示數(shù)為0.5A時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值為______V。
(4)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丙圖中描出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圖線。
(5)分析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你能得出探究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的電路中,燈泡L上標有“6V 4W”的字樣,當S、S1均閉合時,燈泡正常發(fā)光,電壓表示數(shù)為12V;若再斷開S1 ,燈泡的實際功率變?yōu)樵瓉淼?/span>, 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 電路中電源電壓為18V B. 電阻R1的阻值為27Ω
C. 斷開S1后,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 D. 斷開S1前后,電流表的示數(shù)之比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兩個電路元件A、B,把它們串聯(lián)在電路中,如圖乙所示,流過元件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關系如圖甲所示。閉合開關S,這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A,若將A、B兩元件并聯(lián)接在原來的電源上,則此時電路中的總電流為( 。
A. 1.2A B. 0.6A C. 0.7A D. 0.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邊長為0.1m的正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時,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甲所示。將木塊從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種液體中,并在木塊表面上放一重2N的石塊,靜止時,木塊上表面恰好與液面相平,如圖乙所示。取g=10N/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圖甲中木塊受的浮力大小;
(2)圖甲中木塊的重力;
(3)圖乙中液體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 “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頂端處由靜止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結(jié)果記錄在下表中。
接觸面 | 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小車運動的距離s/cm |
毛巾表面 | 大 | 18.30 |
棉布表面 | 較大 | 26.83 |
木板表面 | 小 | __________ |
(1)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圖所示,讀出小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并填在表中相應空格處。
(2)分析表中內(nèi)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就越__________,小車前進的距離就越________。
(3)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推理可得: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水平面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____________運動。可見,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____________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