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海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又進一步觀察了水是自然冷卻過程,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水溫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1所示。由圖像可知:
(1)水的沸點是_____℃,這說明當時水面上方的氣壓_____一個標準大氣壓。
(2)做上述實驗時是環(huán)境溫度(即室溫)應在_____℃左右。
(3)沸騰前水溫隨時間變化的特點是_____。
(4)圖2中A、B是水中不同深度的兩處,請你根據(jù)水沸騰時的情況大致畫出A、B處氣泡的大小。
(________)
(5)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說出兩條。
①_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凡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zhì)量相同的水,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fā)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有關.
(1)通過A.B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fā)快慢與水的_______有關.
(2)通過_____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fā)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
(3)小凡同學猜想水蒸發(fā)快慢還可能與水的質(zhì)量有關,于是繼續(xù)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huán)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如上右圖).結果發(fā)現(xiàn)甲圖中水先蒸發(fā)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fā)快慢與水的質(zhì)量有關,水的質(zhì)量越小蒸發(fā)越快.從實驗設計環(huán)節(jié)看,他沒有控制水的_____(選填“質(zhì)量”或“表面積”)相同;從得出結論環(huán)節(jié)看, “根據(jù)誰先蒸發(fā)完,判斷誰蒸發(fā)快”是否正確?__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蠟的熔化過程的實驗裝置.器材有:冰、蠟、熱水瓶、試管、燒杯、鐵架臺(帶鐵夾)、攪棒、秒表、溫度計、水.
(1)圖乙是_____(選填“冰”或“蠟”)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圖丙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蠟某時刻的溫度,它的示數(shù)是_____℃.
(2)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冰和蠟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冰和蠟又繼續(xù)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3)冰與蠟在熔化過程中的不同點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30N的水平拉力拉著重為9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拉力F對物體做了9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A. 重力做的功一定為90J
B. 物體一定受到30N的摩擦力
C. 物體運動的距離一定是3m
D. 物體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1)該實驗目的是練習用_______ 和 ______測平均速度.
(2)該實驗原理是_______
(3)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4)實驗中測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為v3。那么,v1、v2、v3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選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圖中的交通標志牌計算、回答:
(1)標志牌中的“30km”和“120”意義是什么?
(2)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汽車從交通標志牌到機場的最快時間為多少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天平、燒杯和量筒測牛奶的密度,下圖按照甲、乙、丙的順序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過程。
(1)將天平放在________ 上,游碼撥至標尺左端____________處,并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
(2)取適量的牛奶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牛奶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其總質(zhì)量為_______g。
(3)如圖丙所示,將燒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則量筒中牛奶的體積是______。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出牛奶的密度是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1)在甲實驗中,人在蠟燭A的同側看到燭焰的像是光的_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現(xiàn)象形成的。
(2)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現(xiàn)蠟燭A的像,說明______________。
(3)如乙圖所示,蠟燭恰好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填像的性質(zhì)),可以判斷此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15cm,生活中的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了這樣的原理。若某同學不小心用手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這時在光屏上將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成一個完整的像。
(4)實驗過程中燃燒的蠟燭不斷縮短,光屏上的像逐漸_______(選填“向上”或“向下”)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C. 當u=20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 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小明用一輕質(zhì)杠桿自制簡易密度秤的過程中,在A端的空桶內(nèi)分別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體,改變物體M懸掛點B的位置,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在M懸掛點處標出相應液體的密度值.下列關于密度秤制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每次倒入空桶的液體體積相同
B. 秤的刻度值向右越來越大
C. 增大M的質(zhì)量,秤的量程會增大
D. 懸點O適當右移,秤的量程會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