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1)該實驗裝置要探究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___的關系.(物體A、B質量不變)
(2)該實驗中所探究物體的動能是指物體_______(選填“A”或“B”)的動能.
(3)該實驗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___來反映的.
(4)該實驗物體的速度是指物體A從斜面上由靜止?jié)L下與物體B______(選填“碰撞前”或“碰撞時”)的速度,它是通過___(選填“高度”或“質量”)來改變的.
(5)實驗表明,同一物體A從斜面高處滾下,高度越大,物體B被撞得越遠,可以得出結論___.
(6)若要研究物體動能與質量的關系,則需不同質量的物體從斜面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并觀察記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鐵球的質量是1.58kg,體積是0.5dm3,已知鐵的密度ρ鐵=7.9×103kg/m3。
(1)請通過計算說明,這個鐵球是實心還是空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體積是多大?
(3)已知酒精的密度為ρ酒精=0.8×103kg/m3。如果把空心部分注滿酒精,則球與酒精的總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林在物理活動課上用橡皮筋、圖釘、寬木片、紙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他制作的過程如圖所示。制成并進行調節(jié)后就可以用它演奏簡單的“樂曲”。請你根據(jù)上述情境,提出一個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課外物理小組的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利用如圖所示的“密度瓶”和天平來測量某種金屬顆粒的密度。“密度瓶”是一個玻璃瓶,配有瓶塞,瓶塞中央有一根細管,在密度瓶中注滿水后用瓶塞塞住瓶子時,多余的水經過細管從上部溢出。
請回答下列問題,請你將同學們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用天平稱出待測金屬顆粒的質量m1,并記錄;
②在“密度瓶”中注滿水,塞好瓶塞,擦干瓶壁,用天平稱出“密度瓶”的總質量m2,并記錄;
③將_____,塞好瓶塞,擦干瓶壁,用天平稱出“密度瓶”的總質量m3,并記錄;
④已知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根據(jù)已知量和測量量,推導出計算金屬顆粒密度的表達式ρ=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天平和量簡測定金屬塊的密度: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時,如果指針所處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移動。把金屬塊放在調節(jié)好的天平的左盤中,當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的質量是_____g ;將金屬塊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金屬塊的密度是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探究萘熔化過程中溫度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在加熱過程中還進行攪拌,這樣做是為了使試管中的萘受熱_____,而且讓萘的溫度上升較_____(選填“快”或“慢”),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2)萘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給萘加熱到8min末,試管中的萘所處的物態(tài)是_____態(tài)。(選填“固”、“液”、“固液共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桌上有小蠟塊(可放入量筒)、天平、量筒、足量的水和燒杯。小明想測量小蠟塊的密度。他使用排水法測量小蠟塊的體積時,發(fā)現(xiàn)小蠟塊會漂浮在水上。小明向物理老師求助,老師又給了小明若干小石塊(也可放入量筒)和細線。請你只利用給出的器材幫助小明設計一個實驗,測量小蠟塊的密度。寫出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的運動。小車沿斜面滑下撞上金屬片會立即停下。實驗桌上還有秒表。請你利用上述器材設計實驗探究: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是否有關。
(1)寫出實驗步驟_____;
(2)若_____,則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與斜面傾斜程度有關;若_____,則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與斜面傾斜程度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桌上有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的薄透明玻璃為實驗中的平面鏡),還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國象棋棋子18個,9個為紅色,9個為綠色。小軍計劃用這些器材探究“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距離的關系”。
小軍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個紅棋子作為物體放在平面鏡前面的白紙上,在平面鏡后面改變一個綠棋子的位置,使得從不同角度觀察,綠棋子與紅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測量紅棋子和綠棋子到平面鏡的距離,并記錄在表格中。
②不改變①中紅棋子的位置,在其上疊放一個紅棋子,在平面鏡后面綠棋子上疊放一個綠棋子,使得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綠棋子與兩個紅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③再改變四次物體的大。ǜ淖儻B放紅棋子的個數(shù)),仿照步驟②,做四次實驗。
請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小軍實際探究的問題是:_____。
(2)請你針對小軍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寫出改正的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在平面鏡上方放置一塊光屏,光屏由可以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光屏左側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
(1)小明將F板折轉到與E板在同一平面,卻沒有找到反射光線。請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小明發(fā)現(xiàn)原因并改正后,在F板上找到了反射光線。多次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減小,發(fā)現(xiàn)反射角也隨之減小。由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