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目前人類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氣水、土壤水 D.大氣水、淡水湖泊水、沼澤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圖中的圓由大到小表示天體系統(tǒng)層次逐級降低,與圖示對應的天體系統(tǒng)是:
A.河外星系、銀河系、太陽系
B.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C.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D.總星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2010年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qū)寒潮不斷,連連創(chuàng)低溫記錄。山西作為我國煤炭輸出最多的省份,在保證我國北方冬季煤炭供應中起了重大作用。近年來,隨著煤炭深加工的發(fā)展,山西生產結構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逐漸由以輸出原煤為主轉向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fā)利用。下圖為山西某地煤炭資源開發(fā)和綜合利用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試題。
該地煤炭資源進行綜合開發(fā)利用,其社會經濟效益表現在
①減輕交通運輸的壓力 ②提高煤炭的產量
③促進產業(yè)的轉移 ④延長產業(yè)鏈、增加附加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關于該地生產結構變化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實現了廢棄物的零排放 ②減緩了當地氣候變暖的趨勢
③加劇了當地大氣、水的污染 ④加劇了當地水資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通常將下半年地面最低溫度≤0℃的第一天定為初霜凍日期。右圖是“我國初霜凍日期為9月30日的多年等值線變化圖”讀圖回答各題
影響甲處方框內等值線走向的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緯度 D.河流
乙地2001—2008年初霜凍日期較1971—1980年
A.提前,可能為10月5日
B.推遲,可能為10月5日
C.提前,可能為9月10日
D.推遲,可能為9月10日
圖示顯示初霜凍日期的變化會導致乙地
A.農業(yè)耕作制度的變化 B.凌汛加劇
C.農作物產量的變化 D.農作物生長期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東南亞某半島氣溫(虛線,單位:℃)、降水(實線,單位:毫米)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依據圖中所給的信息,判斷甲地的氣候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
(2)對比分析虛線框內所在半島1月、7月降水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產生的原因。(半島為馬來半島,半島上有南北向的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某區(qū)域示意圖
(1)根據圖中信息推測該圖所反映的是 (夏、冬)季,理由是 。(1+2=3分)
(2)近幾十年來河口等深線向外海凸出越來越大,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3)M、N兩處中宜建設度假村的是 ,判斷理由是 。(1+2=3分)
(4)當地人民政府決定在A、B、C三地中建設一大型能源港口,應選擇在 最適合,理由是 。新建港口擬實行江海聯(lián)運,最經濟的實現方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面左圖是四幅世界區(qū)域輪廓圖,右圖為三類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三角結構圖;卮鹣骂}。
發(fā)展b類工業(yè)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具優(yōu)勢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圖為我國城鄉(xiāng)15歲-64歲各種受教水平人口比重圖。讀圖回答各題。
城鄉(xiāng)人口受教育程度差異的特征有( )
A、農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為主
C、縣鎮(zhèn)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稍大于城市
D、農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為主
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對新農村建設的影響有( )
A、有利于農業(yè)現代化水平提高 B、有利于農村勞動力數量增加
C、有利于耕地面積大幅度增加 D、不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M地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為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N地的地表特征表現為 ( )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B.地勢低平,多沼澤地
C.森林廣布,樹種豐富多樣
D.沙漠廣布,以內流河為主
圖示國家是世界四大糧食生產國之一,但有時仍需進口糧食的原因是 ( )
A.耕地面積少 B.人多地少
C.緯度高,熱量不足,農作物產量不穩(wěn)定 D.水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