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解讀下面與酶有關的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將甲圖中酶催化改為無機催化劑催化該反應,則b在縱軸上將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2)乙圖中160 min時,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所學內容,分析丙圖曲線:
①對于曲線abc,若x軸表示pH,則曲線上b點的生物學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對于曲線abd,若x軸表示反應物濃度,則y軸可表示____________。曲線bd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斯坦曼發(fā)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樹突細胞(DC細胞),該細胞有強大的攝取、處理和傳遞抗原的功能。下圖為DC細胞參與免疫的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DC細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細胞膜的表面積
B. 具有攝取、處理及傳遞抗原能力的細胞,除樹突細胞外還有吞噬細胞等
C. DC細胞處理后的抗原,能與T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激活信號分子(S1、S2),此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D. DC細胞能激發(fā)T細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種淋巴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TP和ADP的相互轉化保證了機體對能量的需求
B.圖中兩次ATP的水解,后者能量可用于各項生命活動
C.圖中兩次合成ATP,前者能量來源于光能且在人體細胞中不會發(fā)生
D.ATP的水解通常伴隨著放能反應的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T2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在侵染大腸桿菌過程中的功能。下圖甲表示T2噬菌體某些基因表達的部分過程,圖乙為圖甲中“○”部分的放大。請回答:
(1)圖甲中的RNA聚合酶是在__________的核糖體上合成的,分子①②通常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分子③④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圖甲所示過程中新形成的化學鍵有________________。
(3)圖乙中各物質或結構含有核糖的有________________,圖乙所示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方式與圖甲中①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4)若用32P和35S共同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則子代噬菌體的標記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高等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指
A. 通過薄壁細胞的運輸方式 B. 從形態(tài)學的上端向下端運輸?shù)姆绞?/span>
C. 不需要耗能的主動運輸方式 D. 在重力作用下的運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A中有兩個相同的滲透裝置,裝置1中盛有溶液a,裝置2中盛有溶液b,溶液a、b為不等濃度的同種溶液,且a溶液濃度<b溶液濃度,c為清水,圖B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A中裝置2的液面一段時間后會高于裝置1的液面
B.圖B中的5、4、6相當于圖A中的2
C.圖B中的7與圖A中的2通透性不同
D.若圖B所示為某農作物根毛細胞,此時應及時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胰島素是人體內的一種蛋白質類激素,可以降低血糖。這體現(xiàn)了蛋白質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A.催化作用B.運輸物質C.調節(jié)作用D.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蠶豆病是一種脫氫酶缺乏導致的單基因遺傳病,患者食用新鮮蠶豆后會發(fā)生急性溶血性貧血。 如圖是某患者家系圖,其中Ⅰ﹣1不攜帶致病基因,Ⅱ﹣5和Ⅱ﹣6為同卵雙生姐妹。請回答:
(1)蠶豆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___,Ⅲ﹣8的致病基因來自__________(填序號)。
(2)Ⅲ﹣9的次級卵母細胞中含有_____個致病基因。該基因是如何控制相應性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經調査發(fā)現(xiàn),蠶豆病中的女性攜帶者也有10%的發(fā)病風險,則Ⅱ﹣6和Ⅱ﹣7生一個患病孩子的風險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分別在25℃和42℃培養(yǎng)條件下(其他條件適宜),測得某植物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已知該植物生長的適宜溫度條件是2535℃。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甲組代表_____________℃下測得的結果,作出該判斷的理由是____。
(2)某興趣小組測定了25℃~42℃范圍內該植物的凈光合速率,發(fā)現(xiàn)30℃時凈光合速率最大,則30℃___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將培養(yǎng)溫度由25℃快速提升至42℃時,據(jù)圖分析,該植物葉肉細胞間隙C02濃度明顯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種魚遷入一生態(tài)系統(tǒng)后,種群數(shù)量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t0~t2時間內,種群數(shù)量呈“J”型增長
B. 若在t2時種群的個體數(shù)量為N,則在t1時種群的數(shù)量為
C. 在t2時種群個體的數(shù)量與在t0時種群個體的數(shù)量相等
D. 從t1到t2,該魚的種群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