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將番茄(2N)和馬鈴薯(4N)利用如圖技術得到“番茄—馬鈴薯”植株,請回答下列問題。
(1)獲得 a、b 所選用的酶為_________。其中過程②為__________________,其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
(2)將雜種細胞培育成雜種植株的過程中,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其中過程④相當于_____過程,與⑤培養(yǎng)條件的不同之處在于此過程需在_____條件下培養(yǎng)。
(3)試管苗的根細胞沒有葉綠素,而葉肉細胞具有葉綠素,這是_______________的結果。
(4)誘導 f 中植株生根的過程中,培養(yǎng)基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比值較④過程_________(填 “高”或“低”);最終獲得的“番茄—馬鈴薯”屬于_____倍體植株。
(5)該技術的最顯著優(yōu)勢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有關的生物技術安全性和倫理問題的法律法規(guī),能夠( )
①規(guī)范生物技術研究
②防止生物技術濫用
③規(guī)范科學家的研究行為
④對生物技術產(chǎn)生負面影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兩對基因與雞羽毛的顏色有關:蘆花羽基因B對全色羽基因b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上,而W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常染色體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現(xiàn)的前提,tt時為白色羽。各種羽色表型見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 型。
(2)雜交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蘆花羽雄雞所占比例為 ,用該蘆花羽雄雞與ttZBW雜交,預期子代中蘆花羽雌雞所占比例為 。
(3)一只蘆花羽雄雞與ttZbW雜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蘆花羽∶全色羽=1∶1,則該雄雞基因型為
。
(4)一只蘆花羽雄雞與一只全色羽雌雞交配,子代中出現(xiàn)了2只蘆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雞,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 ,其子代中蘆花羽雌雞所占比例理論上為 。
(5)雛雞通常難以直接區(qū)分雌雄,蘆花羽雞的雛雞具有明顯的羽色特征(絨羽上有黃色頭斑)。如采用純種親本雜交,以期通過絨羽來區(qū)分雛雞的雌雄,則親本雜交組合有(寫出基因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劣質奶粉事件,曾震驚全國。鑒定脫脂淡奶粉是否屬于偽劣產(chǎn)品,肯定不需要用到的化學試劑是( )
A.婓林試劑
B.雙縮脲試劑
C.紅墨水
D.碘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技人員發(fā)現(xiàn)了某種兔的兩個野生種群,一個種群不論雌雄后肢都較長,另一種群不論雌雄后肢都較短。為確定控制后肢長、短這一相對性狀的基因顯隱性關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體還是位于性染色體的Ⅰ、Ⅱ1 Ⅱ2片段(如圖),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分析和實驗。(注:I區(qū)段為X染色體與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在此區(qū)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為Y染色體上特有區(qū)段,Ⅱ2為X染色體上特有區(qū)段)
(1)在兔的種群中Ⅱ2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過程中性染色體上能發(fā)生基因重組的片段是_____________。
(2)首先同學們認為可以確定控制后肢長、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同學們分別從兩種群中選多對親本進行了以下兩組實驗:甲組:♂后肢長×♀后肢短→F1后肢短;乙組:♀后肢長×♂后肢短→F1后肢短。從兩組實驗中可得到以下結論:后肢長度的顯隱性關系為_________。在此基礎上可以確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4)為進一步確定基因位置,同學們準備分別用乙組的F1與親代個體進行兩組回交實驗:①F1雌×親代雄、②F1雄×親代雌,以確定基因位于I區(qū)段還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假設基因位于I片段(用B,b表示),則乙組親本:♀基因型___________,♂基因型__________。在兩組回交實驗中,能確定基因位置的是____________填①或②)。請用遺傳圖解分析說明回交實驗能確定基因位置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物質在細胞膜兩側的分布情況如右圖(顆粒的多少表示濃度的高低),在進行跨膜運輸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乙進入細胞一定有載體蛋白的參與
B. 乙運出細胞一定有載體蛋白的參與
C. 甲進入細胞一定需要能量
D. 甲運出細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為了研制預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開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簡要的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步驟①所代表的過程是逆轉錄
B. 步驟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和RNA連接酶
C. 步驟③可用CaCl2處理大腸桿菌,使其處于感受態(tài)
D. 檢驗H蛋白的免疫反應特性,可用H蛋白與甲型H1N1流感康復病人的血清進行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Mse Ⅰ、Pst Ⅰ、EcoR Ⅰ三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分別是GAAT↓TAATTC、C↓TGCAG、G↓AATTC,如圖1、圖2中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酶切點.
若要用如圖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需要對質粒進行改造,構建新的限制酶切位點。在構建新的限制酶切位點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的酶是()
A. 限制酶PstⅠ、DNA聚合酶、DNA連接酶
B. 限制酶EcoRⅠ、DNA聚合酶、DNA連接酶
C. 限制酶EcoRⅠ、限制酶PstⅠ、DNA聚合酶
D. 限制酶PstⅠ、限制酶EcoRⅠ、DNA連接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