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符合物理事實的是
A. 壓在一起的金塊和鉛塊,各自的分子擴散到對方內部,說明固體分子間存在空隙
B. 將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得到的仍是晶體
C. 將棉花脫脂生產成醫(yī)用脫脂棉,在臨床上更容易吸取藥液
D. 當液面上方的蒸汽達到飽和時,就不再有液體分子從液面飛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打出一條紙帶.A、B、C、D、E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 s,各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則在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為__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若當交流電的實際頻率小于50 Hz時,仍按50 Hz計算,則測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實的加速度值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宇宙發(fā)展演變的理論中,有一種學說叫做“宇宙膨脹說”:宇宙是由一個大爆炸的火球開始形成的,大爆炸后各星球以不同的速度向外運動,這種學說認為萬有引力常量G在緩慢地減小。根據這一理論,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陽系中地球的公轉情況與現在相比
A.公轉半徑R較大B.公轉周期T較小
C.公轉速率v較小D.公轉角速度ω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省已開展空氣中濃度的監(jiān)測工作
是指空氣中直徑等于或小于
的懸浮顆粒物,其飄浮在空中做無規(guī)則運動,很難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對人體形成危害
礦物燃料燃燒的排放物是形成
的主要原因
下列關于
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的尺寸與空氣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數量級相當
B. 在空氣中的運動屬于分子熱運動
C. 的運動軌跡只是由大量空氣分子對
無規(guī)則碰撞的不平衡和氣流的運動決定的
D. 倡導低碳生活,減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減小在空氣中的濃度
E. 必然有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顆子彈沿水平方向垂直穿過三塊緊挨著的木塊后,穿出時速度幾乎為零.設子彈在木塊中的加速度相同,若三塊木板的厚度相同,則子彈穿過三塊木板所用的時間之比為t1:t2:t3 = ____________;若子彈穿過三塊木板所用的時間相同,則三塊木板的厚度之比d1:d2:d3 =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用加溫、加壓的辦法可以縮短原子核衰變的半衰期
B. 對于一種元素的幾種同位素來說,它們的質子數一定相同,中子數一定不同
C.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越穩(wěn)定
D. 放射性元素發(fā)生衰變時放出的光子,是由核外電子從外層軌道躍遷到內層軌道時放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所有元素都可能發(fā)生衰變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外界的溫度無關
C. 放射性元素與別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時仍具有放射性
D. 、
和
三種射線,
射線的穿透力最強
E. 一個原子核在一次衰變中可同時放出、
和
三種射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長直公路上有A、B、C三個點,xAB=146m,xBC=119m,B處為一個受信號燈管控的節(jié)點,信號燈每T=10s一次在紅燈和綠燈之間轉換,亮紅燈時車輛不準通過,亮綠燈時車輛準許以不超過v1=10m/s的速度通過,ABC全路段的行駛速度均不得超過v2=20m/s.現有一輛特種汽車,這種汽車在水平道路上行駛時,只有勻速、勻加速、勻減速三個模式可供轉換,且在勻加速和勻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被設定為a=1.0m/s2,勻速行駛的速度大小可在0至v3=25m/s之間選擇.當t=0時,綠燈正好亮起,此時汽車停在A處,欲駛往C處,要求汽車盡早安全到達且停在C處.本題中汽車可視為質點.則:
(1)汽車應該在什么時刻通過B節(jié)點?通過B節(jié)點時的速度大小應該是多少?
(2)汽車最早在什么時刻到達且停在C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質點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靜止開始從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時開始做直線運動,其運動的v – t圖象如圖所示。對A、B運動情況的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A、B加速時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A、B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
B.在t = 3 t0時刻,A、B相距最遠
C.在t = 5 t0時刻,A、B相距最遠
D.在t = 6 t0時刻,A、B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2m的物體A經一輕質彈簧與地面上的質量為3m的物體B相連,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一條不可伸長的輕繩繞過定滑輪,一端連物體A,另一端連一質量為m的物體C,物體A、B、C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一切摩擦.
(1)求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
(2)把物體C的質量改為5m,并使C緩慢下降,最終A、B、C又處于靜止狀態(tài),且C只受重力和繩的拉力作用,求此過程中物體A上升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