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進行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a.不掛橡皮筋,調(diào)整木板的傾斜程度,使小車拖動紙帶勻速運動;
b.將小車拉至靠近計時器處,接通計時器電源,放開小車;
c.加掛一條、兩條相同的橡皮筋,重復b步驟。
(1)某次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D之前各點間的距離不相等,E之后各點間的距離都相等。若使誤差最小,下列計算小車勻速運動的速度的表達式最好的是(T為打點周期)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 B.
C.
D.
(2)若掛一條橡皮筋時E點之后各點之間的距離為x1,掛兩條時E點之后各點之間的距離為x2,則x1:x2 =_______。
(3)若測得A、B、C、D四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AB、xBC、xCD,則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序號)。
A. xBC–xAB =xCD–xBC B. xBC–xAB<xCD–xBC C. xBC–xAB>xCD–x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研究做功與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在桌面上放置一個粗糙程度處處相同的長木板,并將一刻度軟尺固連在長木板一側(cè)。將帶有滑輪的一端稍伸出桌外,并在其附近固定光電門,小車通過細線繞過滑輪與鉤碼相連,調(diào)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木板平面平行,在小車上固定擋光片。將小車從距光電門一定距離處由靜止釋放,利用刻度尺測出擋光片到光電門的距離(擋光片和光電門中部均有指示箭頭輔助讀數(shù)),計算出小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然后保持鉤碼質(zhì)量和小車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車的釋放位置重復實驗,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從而研究其關(guān)系。如圖所示。
(1)這位同學找到了兩個擋光片,用游標卡尺測出擋光片a的寬度(圖甲),用螺旋測微器測出擋光片b的寬度(圖乙),讀數(shù)分別為______________mm,_________________mm;他應該選擇擋光片_________(填a或b)進行實驗。
(2)他的實驗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是否需要鉤碼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_________
A.需要,需要 B.不需要,不需要
C.需要,不需要 D.不需要,需要
(3)他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和計算數(shù)據(jù)沒有找到做功和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打算用圖象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他利用小車釋放時擋光片與光電門的距離S和擋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t兩組數(shù)據(jù),并用S做縱軸,那么橫軸數(shù)據(jù)應該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恒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小車的質(zhì)量為,鉤碼的質(zhì)量為
,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50
的交流電;
(1)掛鉤碼前,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響,應調(diào)節(jié)木板右側(cè)的高度,直至向左輕推小車觀察到__________.
(2)掛上鉤碼,按實驗要求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選擇某一點為,一次每隔4個計時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用刻度尺量出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
,記錄在紙帶上,計算打出各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
,其中打出計數(shù)點“1”時小車的速度
__________
.
(3)將鉤碼的重力視位小車受到的拉力,取,利用
算出拉力對小車做的功
,利用
算出小車動能,并求出動能的變化量
,計算結(jié)果見下表:
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作出圖象 ___________ .
(4)實驗結(jié)果表明, 總是略小于
,某同學猜想是由于小車所受拉力小于鉤碼重力造成的,用題中小車和鉤碼質(zhì)量的數(shù)據(jù)可算出小車受到的實際拉力F=__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某次滑雪訓練,運動員站在水平雪道上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對雪面的作用獲得水平推力F=84 N而從靜止向前滑行,其作用時間為t1=1.0 s,撤除水平推力F后經(jīng)過t2=2.0 s,他第二次利用滑雪杖對雪面的作用獲得同樣的水平推力,作用距離與第一次相同.已知該運動員連同裝備的總質(zhì)量為m=60 kg,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恒為Ff=12 N,求:
(1)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對雪面作用獲得的速度大小及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
(2)該運動員(可視為質(zhì)點)第二次撤除水平推力后滑行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加試題】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的有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硬質(zhì)細桿框架FGH,框架豎直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中FG與地面接觸?臻g存在著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F(xiàn)G的長度為8
L,在框架中垂線OH上S(0,
L)處有一體積可忽略的粒子發(fā)射裝置,在該平面內(nèi)向各個方向發(fā)射速度大小相等帶正電大量的同種粒子,射到框架上的粒子立即被框架吸收.粒子的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不計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粒子的重力.
(1)試問速率在什么范圍內(nèi)所有粒子均不可能打到框架上?
(2)如果粒子的發(fā)射速率為,求出框架上能被粒子打中的長度.
(3)如果粒子的發(fā)射速率仍為,某時刻同時從S點發(fā)出粒子,求從第一個粒子到達底邊FG至最后一個到達底邊的時間間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質(zhì)量為的重物通過滑輪牽引小車,使它在長木板上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利用該裝置可以完成“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
(1)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是__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直流電源 B.交流電源
(2)實驗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確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把長木板右端墊高 B.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
在不掛重物且__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的情況下,輕推一下小車,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運動,表明已經(jīng)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響。
A.計時器不打點 B.計時器打點
(3)接通電源,釋放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將打下的第一個點標為。在紙帶上依次去
、
、
……若干個計數(shù)點,已知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測得
、
、
……各點到
點的距離為
、
、
……,如圖所示。
實驗中,重物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可認為小車所受的拉力大小為,從打
點打
點的過程中,拉力對小車做的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
點時小車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為縱坐標,
圖象。由此圖象可得
隨
變化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功與能的關(guān)系,動能的表達式中可能包含
這個因子;分析實驗結(jié)果的單位關(guān)系,與圖線斜率有關(guān)的物理量應是_________。
(5)假設(shè)已經(jīng)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響,若重物質(zhì)量不滿足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的條件,則從理論上分析,圖中正確反映關(guān)系的是__________。
A.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半徑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斜槽與水平槽平滑連接.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鋪放復寫紙,記下鉛垂線所指的位置O.接下來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認為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步驟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的B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步驟1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步驟3: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M、P、N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1)在上述實驗操作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小球1的質(zhì)量一定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小球1的半徑可以大于小球2的半徑
B.將小球靜止放置在軌道末端看小球是否滾動來檢測斜槽軌道末端是否水平
C.小球在斜槽上的釋放點應該越高越好,這樣碰前的速度大,測量誤差較小
D.復寫紙鋪在白紙的上面,實驗過程中復寫紙可以隨時拿起來看印跡是否清晰并進行移動
(2)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實驗必需的有(____)
A.刻度尺 B.游標卡尺 C.天平 D.秒表
(3)設(shè)小球1的質(zhì)量為m1,小球2的質(zhì)量為m2,MP的長度為l1,ON的長度為
l2,則本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為4kg的物體在水平推力作用下開始運動,推力大小F隨位移大小x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g取10m/s2,則( 。
A. 物體先加速運動,推力撤去才開始做減速運動
B. 物體在運動中的加速度先變小后變大再不變
C. 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的最大位移是10m
D. 物體的最大速度為8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把一個帶電小球A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絕緣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處有另一帶電小球B,現(xiàn)給B一個垂直于AB方向的速度v0,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B球可能做直線運動
B.B球的電勢能可能增加
C.A球?qū)球的庫侖力可能對B球不做功
D.B球可能從電勢較高處向電勢較低處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勻強電場中有一個光滑的直角三角形框架,∠CAB=30°.將一質(zhì)量不計的帶電滑塊以初速度v0釋放,使其沿斜面CA運動,到達A點的速度為v0,讓滑塊以相同速度從C點沿CB下滑,則到達B點的速度為
v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C點電勢可能比A點電勢高
B. B點電勢是A點電勢的兩倍
C. A點電勢與BC邊中點的電勢相等
D. 電場方向與AB邊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