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c2(NO2) |
C2(NO)c(O2) |
c2(NO2) |
C2(NO)c(O2) |
Fe3+ | Al3+ | Fe2+ | Mg2+ | |
開始沉淀時 | 1.5 | 3.3 | 6.5 | 9.4 |
沉淀完全時 | 3.7 | 5.2 | 9.7 | 12.4 |
(12分)蛇紋石可用于生產(chǎn)氫氧化鎂,簡要工藝流程如下:
I.制取粗硫酸鎂:用酸液浸泡蛇紋石礦粉,過濾;并在常溫常壓下結(jié)晶,制得粗硫酸鎂
(其中常含有少量Fe3+、Al3+、Fe2+等雜質(zhì)離子)。
II.提純粗硫酸鎂:將粗硫酸鎂在酸性條件下溶解,加入適量的0.1 mol/L H2O2溶液,再
調(diào)節(jié)溶液pH至7~8,并分離提純。
III.制取氫氧化鎂:向步驟II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
已知:金屬離子氫氧化物沉淀所需pH
| Fe3+ | Al3+ | Fe2+ | Mg2+ |
開始沉淀時 | 1.5 | 3.3 | 6.5 | 9.4 |
沉淀完全時 | 3.7 | 5.2 | 9.7 | 12.4 |
請回答:
(1)步驟II中,可用于調(diào)節(jié)溶液pH至7~8的最佳試劑是 (填字母序號)。
A. MgO B. Na2CO3 C.蒸餾水
(2)工業(yè)上,常通過測定使鐵氰化鉀(K3[Fe(CN) 6])溶液不變色所需H2O2溶液的量來確
定粗硫酸鎂中Fe2+的含量。已知,測定 123 g粗硫酸鎂樣品所消耗的0.1 mol/L H2O2
溶液的體積如下表所示。
| 平行測定數(shù)據(jù) | 平均值 | |||
實驗編號 | 1 | 2 | 3 | 4 | |
消耗H2O2溶液的體積/mL | 0.32 | 0.30 | 0.30 | 0.32 | 0.31 |
Fe2+與H2O2溶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
(3)工業(yè)上常以Mg2+的轉(zhuǎn)化率為考察指標,確定步驟III制備氫
氧化鎂工藝過程的適宜條件。其中,反應(yīng)溫度與Mg2+轉(zhuǎn)化率
的關(guān)系如右圖所示。
① 根據(jù)圖中所示 50℃前溫度與Mg2+轉(zhuǎn)化率之間的關(guān)系,可判 斷此反應(yīng)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yīng)。
②圖中,溫度升高至 50℃以上Mg2+轉(zhuǎn)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 是 。
③Ksp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數(shù)。已知:
Mg(OH)2(s) Mg2+ (aq)+ 2OH- (aq) Ksp = c(Mg2+)·c2(OH-) = 5.6×10-12
Ca(OH)2(s) Ca2+ (aq) + 2OH- (aq) Ksp = c(Ca2+)·c2(OH-)= 4.7×10-6
若用石灰乳替代氨水, (填“能”或“不能”)制得氫氧化鎂,理由是 。
(14分,每空2分)
I.合成氨工業(yè)對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理為:
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據(jù)此回答以下問題:
(1)為了提高氨氣的產(chǎn)率,可以選擇的方法是 _______ (填序號,錯選扣分)。
① 升高溫度 ② 增大壓強 ③ 使用催化劑 ④ 及時分離出NH3
(2)對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可逆反應(yīng):N2(g)+3H2(g)2NH3(g),下列哪種情況下,
說明該反應(yīng)已經(jīng)達到化學(xué)平衡狀態(tà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2的正反應(yīng)速率是NH3的逆反應(yīng)速率的1/2
②在恒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
③N2、H2、NH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2
④單位時間內(nèi)每生成3mol H2的同時有2mol NH3生成
⑤3mol N-N鍵斷裂,同時有6mol N-H鍵斷裂
(3)一定條件下,NH3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分解反應(yīng)(△H>0)并達平衡后,僅改變下表中反應(yīng)條件x,該平衡體系中隨x遞增y遞減的是________________(選填序號)。
選項 |
a |
b |
c |
d |
x |
溫度 |
溫度 |
加入H2的物質(zhì)的量 |
加入NH3的物質(zhì)的量 |
y |
NH3的物質(zhì)的量 |
平衡常數(shù)K |
NH3的轉(zhuǎn)化率 |
生成物物質(zhì)的量總和 |
II.(1)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鉀(KIO3)和亞硫酸鈉可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
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檢驗,根據(jù)反應(yīng)溶液出現(xiàn)藍色所需的時間來衡量該反應(yīng)的速率。
某同學(xué)設(shè)計實驗如下表所示:
|
0.01mol·L-1 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體積/mL |
0.01mol·L-1 Na2SO3溶液的體積/mL |
H2O的體積 /mL |
實驗 溫度 /℃ |
溶液出現(xiàn)藍色時所需時間/s |
實驗1 |
5 |
V1 |
35 |
25 |
--------- |
實驗2 |
5 |
5 |
40 |
25 |
---------- |
實驗3 |
5 |
5 |
V2 |
0 |
----------- |
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V1=___________mL.
(2)可逆反應(yīng)C(s)+H2O(g) H2(g)+CO(g),△H>0達到平衡后,改變某一外界條件(不改變物質(zhì)的量的條件下),反應(yīng)速率
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右圖。
①圖中t4到t6段時引起平衡移動的條件可能是 ;
②圖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時間是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