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7年上海卷)(5分)在實驗中得到小車做直線運動的s―t關系如圖所示。
(1)由圖可以確定,小車在AC段和DE段的運動分別為( )
(A)AC段是勻加速運動;DE段是勻速運動。
(B)AC段是加速運動;DE段是勻加速運動。
(C)AC段是加速運動;DE段是勻速運動。
(D)AC段是勻加速運動;DE段是勻加速運動。
(2)在與AB、AC、AD對應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車在A點瞬時速度的是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07年海南卷)現(xiàn)要驗證“當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diào)節(jié)的長斜面(如圖)、小車、計時器一個、米尺。
(1)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完善以下實驗步驟(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
① 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開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
② 用米尺測量A1與A2之間的距離s,則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____。
③ 用米尺A1相對于A2的高h。設小車所受重力為mg,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________。
④ 改變_________________,重復上述測量。
⑤ 以h為橫坐標,為縱坐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用作圖。如能得到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可以驗證“當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這一規(guī)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實驗中摩擦阻力影響的過程中,某同學設計的方案是:
① 調(diào)節(jié)斜面傾角,使小車在斜面上勻速下滑。測量此時A1點相對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o。
② 進行(1)中的各項測量。
③ 計算與作圖時用(h-ho)代替h!
對此方案有以下幾種評論意見:
A. 方案正確可行
B. 方案的理論依據(jù)正確,但利用所給的器材無法確定小車在斜面上是否做勻速運動。
C. 方案的理論依據(jù)有問題,小車所受摩擦力與斜面傾角有關。
其中合理的意見是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