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而物質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讓我們從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步入充滿神奇色彩的微觀世界。
(1)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依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反應物中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生成物中各物質的粒子個數(shù)比是______,從微觀的角度還能獲得一條關于物質變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麗同學繪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據此表回答問題:
①其中有一處元素符號不正確,應該改為_________。
②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是________,在化學反應中它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③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
(4)如圖是兩種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_______(填符號)。
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Na2CO3、NaHCO3的性質后,了解到它們都能與鹽酸反應產生CO2氣體,那么如何鑒別Na2CO3和NaHCO3呢?帶著這樣的疑問,他們進行了下列探究:
【查閱資料】(1)Ca(HCO3)2可溶于水;
(2)NaHCO3固體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
【猜想】(1)甲同學認為可用澄清石灰水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學認為可用CaCl2溶液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甲、乙兩同學的猜想是依據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別與Na2CO3溶液反應均有沉淀產生;又知道Ca(HCO3)2可溶于水,因此猜測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別與NaHCO3溶液混合不會產生沉淀,從而鑒別出兩種溶液。
(3)丙同學認為固體Na2CO3、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鑒別。
【實驗探究】(1)甲同學在兩支分別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試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觀察到兩支試管中的現(xiàn)象相同,均產生了白色沉淀,實驗結果與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學將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別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試管中,發(fā)現(xiàn)兩支試管中也都產生了白色沉淀,實驗結果出乎意料,但根據觀察到的其他實驗現(xiàn)象,他認為仍可用CaCl2溶液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3)丙同學分別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體于大試管中加熱(如圖1):
①加熱Na2CO3時,開始即見小試管中有少量氣泡產生,繼續(xù)加熱,氣泡逐漸減少,未見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加熱NaHCO3時,丙同學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與①不同,證實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問題討論】(1)小組同學對上述實驗展開了討論,對甲同學的兩個實驗進行了比較,并從物質在溶液中解離出不同離子的微觀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圖2、圖3)。請寫出Na2CO3與澄清石灰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NaHCO3與澄清石灰水混合時參與反應的離子: 。
(2)乙同學的兩個實驗中,大家對CaCl2與Na2CO3溶液的反應比較熟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而對CaCl2與NaHCO3溶液混合產生的現(xiàn)象難以理解,同學們又進一步查閱了資料,了解到CaCl2與NaHCO3溶液可發(fā)生如下反應:
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因而同學們知道了乙同學是通過觀察到
現(xiàn)象來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的。
至于CaCl2與NaHCO3溶液為什么能發(fā)生上述反應,老師指出其反應原理較復雜,有待于今后學習中進一步探究。
(3)丙同學在加熱Na2CO3固體時,開始產生少量氣泡的原因是 ;根據你分析:Na2CO3受熱 分解(填“易”或“不易”)。在加熱NaHCO3固體時,丙同學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任寫一種)。
【拓展應用】(1)固體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過 方法除去。
(2)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適量的 溶液。
我們在學習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時候,做過如下圖裝置的實驗。
向盛有0.5g碳酸鈉的試管里加入2mL鹽酸,迅速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試管口,并將導
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現(xiàn)象。用碳酸氫鈉代替碳酸鈉進行上述實驗,觀察現(xiàn)象。
(1)通過比較試管甲中的兩次反應,填寫下表:
碳酸鈉+鹽酸 | 碳酸氫鈉+鹽酸 | |
實驗現(xiàn)象 | 反應迅速,生成大量氣體。 | 反應 ,生成氣體更多。 |
實驗結論 |
|
寫出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某同學對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進一步研究。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
下面的實驗探究方案。
實驗用品:相同型號的U型管2支、橡皮塞2個、5mL一次性注射器2支、氣球2個。
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操作:在U型管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固體,在兩支注射器中分別吸入同溶質質量分數(shù)、同體積的足量稀鹽酸。將注射器插入橡皮塞中,然后同時迅速將鹽酸分別注入U型管中。
請對上述實驗方案分析評價。
①若取用碳酸鈉0.53g,為控制實驗中產生氣體的量相同,應取用碳酸氫鈉 g;
②該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是運用了 研究的方法;
③實驗過程中需要觀察的現(xiàn)象是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